韩国近期发生的“幽灵婴儿”事件好多牛,再次震惊了全世界。
所谓“幽灵婴儿”,指的是那些在医院有出生记录,却没有被父母登记在户口中的新生儿。在中国,这类孩子会被称为“黑户”,但在韩国好多牛,他们被冠上了更为阴冷的称号——“幽灵”。原因是,在调查出的1069名“幽灵婴儿”中,已经确认死亡的有34人,782人下落不明,还有一百多人尚未调查。而这些孩子的悲剧,往往就来自他们的亲生父母之手。
这一问题之所以被揭开,是因为一桩“冰箱藏婴案”。6月21日,韩国一名30多岁的女子被捕。警方指控她杀害了自己在2018年和2019年出生的两个孩子,并将遗体分别冷冻保存了四年多。她平日对家人隐瞒真相,丈夫甚至以为孩子早已流产。去年搬家时,她还把冰箱连同尸体一起带走。面对警方质问,这位母亲冷漠地说,家里太穷,没办法抚养孩子。她把孩子装进黑色塑料袋,与食物一起放进冷冻层。直到被捕时,她才哭着提到另一个孩子上幼儿园的琐事,让人心寒。
然而,这并非孤例。7月2日,一对夫妻将仅出生5天的儿子勒死后丢进河中,辩称孩子早夭,他们承担不起火化费用。当天,另一名20岁女子也被抓,她在2019年独自将婴儿留在家中活活饿死。此外,还有母亲把孩子随意交给刚认识几天的网友,不问去向,就像丢弃一件不想要的物品。
展开剩余74%据韩国审计检察院首次公布的统计好多牛,从2015年至2022年,约有2236名婴幼儿未被登记。政府抽查了其中23例,发现至少已有3名孩子死亡。也就是说,这不是个别父母的极端犯罪,而是一群孩子在出生后便被“隐形”,甚至直接消失在世界上。
社会舆论强烈质疑:为何没有任何机构去追问这些孩子的去向?直到丑闻爆发,韩国才紧急展开全国排查,公职人员逐一上门确认。但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命的婴儿而言,一切都太迟。
这些父母往往有相似背景:贫穷、教育程度低、社会地位不高。他们缺乏抚养能力,而“穷”成了最直接的原因。除此之外,制度漏洞与社会观念也让问题雪上加霜。
在韩国,新生儿出生后并不需要立即登记,父母有一个月的宽限期。这让孩子在此期间成了“无名之物”,父母若不登记,最多只会面临约227元人民币的罚款。这样的制度给了不负责任的父母“操作”的机会。之所以长期未改,是因为韩国医疗系统由财阀掌控,他们不愿承担医院即时登记的管理成本。
另一方面,韩国社会对未婚先孕和单亲母亲有着强烈歧视。许多年轻女性害怕被社会排斥,不愿公开孩子的存在。而如果想通过堕胎解决问题,又会遇到法律的阻碍。直到2021年之前,韩国法律仍将堕胎视为犯罪,即便之后堕胎罪被废除,女性仍需满足特定条件才能合法终止妊娠,且怀孕超过24周就完全禁止堕胎。没有合法途径,又不敢自行流产,于是有人走向了极端,生下后再杀死婴儿。
按照韩国法律,杀害婴儿是重罪,最高可判处十年监禁或更久。然而,很多父母以为杀掉自己的孩子不会被发现,于是不断重演悲剧。
更令人悲哀的是,韩国社会对孤儿的包容度极低。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,韩国大量孤儿被送往欧美国家领养。这些孩子有的来自战乱,有的是未婚母亲的孩子,也有因残疾或贫困被抛弃的婴儿。不同于一些国家把收养视为善举,韩国社会却把这些孩子看作耻辱,政府也缺乏足够的救助,仅仅依赖民间或宗教机构,甚至出现以孤儿“牟利”的黑暗现象。
因此,许多未婚母亲在怀孕之初就背负沉重压力,几乎看不到未来。孩子一出生,就被视为耻辱的象征,在这样的环境下,一些母亲甚至对孩子毫无期待,只想着尽快摆脱。
如今,韩国已经是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国家,却仍有大量新生命在降临时就被扼杀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社会舆论仍然分裂:有人坚持这是“父母的私事”,不该干涉;另一些人则认为,这是社会问题,必须通过法律与制度来遏制。
“幽灵婴儿”事件揭开了韩国社会的伤疤:经济压力、法律制度的缺陷、文化偏见、家庭责任的缺失。这些无辜的生命没有得到最基本的爱与尊重,他们没有名字、没有身份,甚至没有活下去的权利。
尤其讽刺的是,在“冰箱藏婴案”中,母亲锒铛入狱,而父亲却未受惩罚。警方认定他“不知情”,尽管他多年从未关心过孩子的真实情况。这样的细节,正映射出家庭责任和性别关系的扭曲。
这些悲剧,不仅仅是个别父母的罪恶好多牛,更是整个社会冷漠与制度缺陷的写照。韩国的“幽灵婴儿”,正在拷问着人性的底线与社会的良知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